欢迎光临贝博app体育官网!
联系电话:0577-62891398习主席在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,要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,充分的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,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。当前,我国正在深度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这是对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洞察和智慧因应。其实质就是促进以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,打造新的生产力。而从军事角度观察,“互联网+”思维理念对于军事创新,培育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同样重要。但军事领域运用“互联网+”,不是简单地在网络上“+”,而是在军事领域专用的“互联网空间”上进行“+”,并运用“互联网+”思维和新一代信息技术,建立完善的数据库,通过精准数据的快速高效流动,提高侦察情报、指挥控制、战场机动、火力打击、综合保障和信息防护等作战能力,达成整体作战效能的聚集和准确及时释放,进而打造适应信息化作战的新质战斗力。
“互联网”+目标特征数据,实现侦察情报的实时感知。实时感知的侦察能力是达成战场透明,夺取信息优势的基础和关键。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将远程控制变为远程“触觉”,实现传感器与处理器间无缝链接,畅通战场信息获取渠道,实现侦察情报的实时感知。但实际作战行动中,目标特征是连续一直在变化的,如果缺少目标特征准确的“全维”数据,就难以在海量的、价值密度低的战场数据中做多元化的分析、对比、识别,挖掘出真实有效的信息,实现侦察情报的及时准确感知。为此,应充分借鉴“互联网+”大数据分析模式,依托战场信息情报中心构建准确、多维、动态的目标特征数据库,以数据库作支撑,快速准确分析研判敌情目标。“准确”,是指数据库中的所有目标特征数据必须是真实、有价值的信息数据,能够准确反映目标的不一样的属性特征。“多维”,是指运用陆、海、空、天、电等多种手段获取同类目标、不同性质的情报数据信息,并从不同角度获得目标的外观特征,以及电磁、红外等信息;“动态”,是指适应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发展变化,及时侦搜目标特征信息,第一时间更新完善数据库,确保从始至终保持较高的数据精确度。同时应依托目标特征数据库建立作战数据分析模型,通过“云技术”对大量数据集合进行作战分析,对情报信息做准确判断和预测,增强战场感知和辅助决策能力。
“互联网”+信息系统融合,实现指挥控制的精准高效。精准高效的指挥控制能力是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核心。互联网空间使各个军兵种作战信息系统实现异地、同步、交互连接,指挥员可实时把握作战全局和掌握战场情况,对所属各级指挥要素、各个作战单元行动实施动态有效调控。一定要采取综合集成的方式,进行不同军兵种、不同专业、不一样的层次等系统的信息融合建设。一是功能整合,以一体化指挥平台为基础,对有关信息系统来进行构件化改造,嵌入共用功能构件,按照统一的配置和管理策略,组合集成为具有互操作能力的一体化指控系统,确保各军兵种、各级指挥相互衔接、同步互动,指挥作业信息互通共享。二是系统铰链,主要由各军兵种按照统一的工程技术规范组织实施,通过换装、改装(造)现有指挥控制管理系统,完善各军兵种指挥控制管理系统,增强与武器平台的“铰链”能力。三是数据融合,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或数据格式转换,实现军兵种间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。
“互联网”+地理环境信息,实现战场机动的快速到位。战场机动的实质,是利用决定性和压倒性作战节奏夺占目标位置优势的能力。这就一定要通过全维战场信息系统感知战场地理环境信息,使得无论白天还是黑夜,都清楚知道机动全程路况怎么样、影响机动的因素有哪些,从而选择最佳的机动路线、时机、方式快速到位。互联网智能导航系统的迅速发展,为实时快速精确机动提供了便利。因此,要借鉴“互联网+”地理信息系统方式,尽快建立军事地理信息作战保障系统,构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,不断充实完善气象、水文以及道路等数据信息,并通过卫星、数据链等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申请查询和变化自动感知,使指挥员实时掌握作战地域情况、快速定下机动决心,指挥部队快速抵达作战地域,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,赢得作战主动权。
“互联网”+侦控打评系统,实现火力打击的快反精确。信息化条件作战最大的特征就是“信息主导、火力主战”,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为有效融合链接分散配置的各个武器平台,实现火力打击系统的网络化提供了可能。但火力打击的快反精确以及毁伤效能的发挥,是一个侦、控、打、评的闭合回路,要建立互联一体的打击系统,就像“互联网”+出租车,出现“滴滴打车”系统软件一样,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准确锁定用户申请,然后通过一系列分析客户的真实需求,同时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,确定由谁进行服务,并以最快的方式将用户个人信息推送至服务车辆,最后服务车辆进行反馈,完成整个服务过程。同样,实现火力精确打击的快速反应,亟须建立“侦控打评”一体的火力打击系统,将侦察系统、决策系统、控制管理系统、传感器进行互联融合,使数据流程与作战流程无缝链接并相互驱动,随时监控目标信息和火力单元信息,大幅度提高从海量数据中提取锁定目标的能力;同时通过实时的信息交互、传感器控制、任务计划分配以及火力毁伤评估,快速缩短识别目标、锁定目标、攻击目标和毁伤评估时间,有效提升对动态目标的打击能力,形成发现即打击的最佳能力模式。
“互联网”+物联保障系统,实现综合保障的及时准确。准确及时的综合保障,就是以自适应、智能化的手段,达成在需要的时间、地点及时准确提供作战所需的各类资源。而实现自适应、智能化,必须建立综合管控、综合调运的物联保障系统,就像依托网络技术发展的物联网,利用互联网以及射频识别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激光扫描等技术,实现了任何物品间的相互连接,并通过信息交换和通信、定位、跟踪,实现精确的监控和管理。为此,应积极借鉴物联网的理念,建立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物联保障系统,综合运用二维条码、电子标签、自动识别等技术,实时监测和获取作战群队供应实力、保障物资的存储量及消耗等动态信息,准确掌握后勤保障需求和资源,及时准确向各级指挥机构、综合保障群队提供保障需求信息。通过对保障资源的精确控制,实现保障过程的透明可视可控,提高战场保障效益,实现自适应的后勤保障能力。
“互联网”+信息预置加密,实现信息防护的安全可控。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有效释放,有赖于作战数据信息的安全可控。由于采用“互联网+”而带来的系统脆弱性和来自内、外部的各种威胁和攻击,使得安全问题在信息系统中十分突出。因此要针对瞬息万变的战场,对数据实施动态有效的信息加密。比如,微信通过安装一种信息加密软件,能轻松实现对短信、语音、视频等信息的按需加密;再比如,智能手机终端的端到端加密、防窃听技术和短信加密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已逐渐得到应用。为此,应充分借助互联网安全信息技术,对互联网空间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加密,保证信息传输的保密性,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,抵抗对通信通道可能的主动或被动攻击。一方面要“硬加密”,大力开发用户终端加装保密卡或保密机;另一方面是“软加密”,开发智能终端加密软件,使用动态加密算法,实现信息的即时加密。
国内21家“抗战馆”成立“战争与和平记忆联盟”记者12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,在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,包括该馆在内的国内21家抗战类纪念馆成立“战争与和平记忆联盟”。 11月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、沈阳“九一八”历史博物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…【详细】
我军训练基地和模拟蓝军建设初显成效12月11日至12日,全军军事训练领域的相关领导,训练基地、模拟蓝军部队主官及有关专家集聚陆军某联合训练基地,深入学习贯彻军事训练会议精神,聚焦加快军事训练转型,重点研讨实战练兵环境构设问题,对接协调新年度大项演训安排,集智谋划推进…【详细】